“雙碳”目標提出后,如何實施碳減排,制定碳中和路線圖成為各行各業工作的重點。
伴隨不同地域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高,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相比,建筑耗能呈不斷上漲趨勢。2020年11月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專委會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51.3%。
建筑行業能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
建筑的綠色使命
長期以來,建筑的高能耗飽受詬病,幾乎成為我國節能降耗的“軟肋”。
《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全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總量為21.47億tce,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46.5%。其中建筑施工階段能耗0.47億tce 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2%。建筑運行階段能耗10億tce, 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1.7%。建筑施工階段排放1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1%。建筑運行階段排放21.1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21.9%。
實現“雙碳”目標,建筑節能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關口。為降低建筑能耗,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開始推行建筑節能標準,時至今日,很多地區已經大范圍普及65%的節能設計標準,北方采暖區域基本進入75%節能標準。
在提高建筑節能標準的基礎上,近年來,超低能耗建筑建設的有關政策也陸續出臺。國務院2016年發布《“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提出“開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試點”;住建部2017年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設示范……在具備條件的園區、街區推動超低能耗建筑集中連片建設,鼓勵開展零能耗建筑建設試點”;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開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等重大項目示范。
從65%節能標準,到75%節能標準,從低能耗到超低能耗,再到近零能耗,建筑行業層層遞進式的節能路線,為減少碳排放作出了突出貢獻。
雖然近年來關于綠色建筑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房地產企業、施工單位等都對綠色建筑的發展傾入大量的精力,我國綠色建筑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從2012年的2%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65%,但不能否認,截至目前,建筑依然是能耗大戶,具有龐大體量的既有建筑中90%以上仍為高能耗建筑。建筑節能之路任重道遠,被賦予綠色使命的建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目前我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逐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也全面開花,建筑領域的節能降耗工作已經如火如荼展開。建筑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要全面推進建筑節能,還需各方共同努力。
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節能
建筑碳排放按建材生產、建材運輸、建筑施工、建筑運營、建筑維修、建筑拆解、廢棄物處理七個環節構成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已得到世界公認。我國綠色建筑還有待在全生命周期中協同發展。
“建筑的長壽是最大的減排?!敝袊ㄖ藴试O計研究院裝配式建筑研究院副院長魏曦在前不久召開的一次論壇上表示,我國建筑壽命不長,也因此每年產生數以億計的建筑垃圾。此外,二次裝修與改造也造成了資源能源的重復消耗,產生大量建筑垃圾?!盁o處安放”的建筑垃圾不僅是資源的浪費,也給環境帶來污染。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1987)規定,重要建筑和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確定的耐久年限為100年,一般性建筑為50至100年,但是實際上我國城市建筑壽命低于50年的情況相當普遍。
國內建筑物大多壽命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設計、施工、規劃、養護等,都會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要想從本質上讓建筑長壽,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全社會形成統一的意識,全面提升建筑質量;另一方面需要相應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加強監管力度和杜絕過度開發;此外,還需要在建筑材料、工程設計、施工養護等方面同步推進,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質量,減少建筑業碳排放。
作為房地產開發商,萬科集團就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碳管控”的理念。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碳排放調研報告2021》介紹,從產品設計、建造、交付評估、運營等不同的時間節點,萬科都有相應標準進行監控。對于碳排放占比較高的供應商,如鋼筋、玻璃、水泥等,萬科會對其生產過程實施全程監督,定期發布采購白名單,引導上游供應商密切關注能耗指標,從而實現節能減排。
建筑作為能源的消費終端,具有主體分散、低密度、多品類等特征,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建材生產企業可以通過超低排放改造減少生產環節的碳排放,通過新型保溫材料、節能門窗、高壽命混凝土等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推廣實現建筑運行階段的節能,在建筑全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有巨大潛力。
裝配式的節能貢獻
“雙碳”目標提出后,“裝配式”被認為是實現建筑節能的有力抓手,其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無論是裝配式建筑,還是裝配式裝修,都是近期召開的一些建筑論壇的核心話題。
發展裝配式建筑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減少施工時間與材料的浪費,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耗能和排放。有資料顯示,相較傳統的施工方式,裝配式建筑方式可使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用水節約65%,能源節約37%,鋼材節約2%,木材節約85%,垃圾減少59%,污水排放減少65%,生產施工過程中基本消除了粉塵和噪音對環境的影響,最終實現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施工。全生命周期或降低碳排放超過40%,是實現建筑行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術路徑。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要發展智能建造,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建設低碳城市。
自從國家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各省各地區各企業紛紛響應號召,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案,調動房地產開發企業推廣裝配式建筑的積極性,而萬科、碧桂園、美好置業等房地產企業也率先行動,紛紛進軍裝配式建筑領域,開始了對裝配式建筑科技產業的探索開發及應用。裝配式建筑成為未來建筑的主角幾乎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相比于裝配式建筑,裝配式裝修雖起步稍晚,但也在近兩年火了起來。
“碳排放除了在材料選擇上應該改變,能源應用要改變,生產方式也要進行改變,而裝配式裝修就是在傳統裝修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建造模式的改變?!睆V大住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宏剛在前不久舉行的2021中國房地產業碳達峰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裝配式裝修的特點是一體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安裝、智能化應用、信息化管理,在干法施工、節能節水,節能降耗和提高工效上有很大的優勢。另外裝配式裝修材料還可重復利用?!叭绻ㄖY構能實現多次重復利用將是一個很重大的減排指標?!?/p>
如今,裝配式裝修已被視為行業內前景廣闊的新賽道,越來越多好的商家、好的品牌進入市場,紛紛開始布局。
實現“雙碳”目標是大家共同去努力的一件事,魏曦建議,推廣裝配式建筑、裝配式裝修,也需要政府層面、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企業、施工企業的支持與配合。在政府層面,相關部門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標準,做好頂層設計,強化政策引領,完善相關制度和標準體系;對于開發企業來說,要開發健康化、品質化、智能化、體驗化、產業化、綠色化的產品。房地產開發商作為先導性產業,應起到引領作用,建設綠色建筑,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綠色全裝修建筑產品。比如在建材采購階段,用綠色建材,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或者采用綠色供應鏈的行動;在施工環節,提倡裝配式建造、裝配化裝修,減少施工環節的材料浪費和碳排放。